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迈进新时代,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又是一岁的金秋,美丽的画卷在中华大地展开。这是收获的季节,神州大地果实挂满枝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赏景的时节,大江南北色彩斑斓,景色美不胜收。 这是11月8日拍摄的河北省唐山市南湖景区。南湖景区是唐山市的“城市绿肺”,由开滦煤矿采煤沉降地经过综合治理形成。 10月24日,游人在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八湾古民居参观。2016年以来,金寨县实施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探索出适合山区和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乡村+”新模式,实现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10月12日,专职保洁人员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车渚港河道内进行河道护理巡查。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长兴等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10月10日,山东省郯城县“红色之爱苹果专业合作社”社员收获“红心苹果”。 10月12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金家庄村,一名参农展示刚刚收获的西洋参。自20世纪80年代初文登区开始种植西洋参至今,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成为中国西洋参主产区之一。 10月12日,在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车渚港河道内,河长王佳在进行日常的乡村河道护理巡查。为了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长兴县2003年开始探索“河长制”,“河长制”有力助推了长兴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 这是11月3日拍摄的安徽省舒城县棠树乡八里村的稻田和民居。丰收的稻田、纵横交错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村舍,构成迷人的乡村田园美景画。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兴建乡村旅游通道,游客方便、村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紫山公园。紫山原是一座废弃矿山,近年来,丛台区加强环境治理,关停取缔紫山附近小煤窑,整治工矿废弃地,修建紫山公园。紫山生态修复工程使周边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这是10月13日拍摄的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金秋美景。 这是9月30日拍摄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上的帆船。2017年1至9月,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稳定达到V类,35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持续改善。 这是10月21日拍摄的塔里木河下游的阿拉干地区的河水与胡杨。2017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自4月27日启动以来,已累计下泄水量突破10亿立方米,为实施生态输水以来单次下泄水量最多纪录。 11月1日,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朱坚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提取土壤样本。作为我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的首批试点,3年多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的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环保企业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并逐渐取得突破。 9月21日,农民在河北省滦县小马庄镇北京二商集团蔬菜基地内将采摘的西红柿装箱。近年来,滦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瞄准服务京津市场菜篮子,引导扶持农民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使其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11月14日,一群天鹅在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觅食。近年来,怀来县加大生态建设工作力度,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官厅水库成为天鹅、大雁等多种鸟类南北迁徙中的栖息地。 这是10月31日拍摄的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境内的原始森林。玉麦乡是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由于海拔落差大,当地能欣赏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景。 11月6日,工人在河北省黄骅市南排河镇辛立灶村盐场进行扒盐作业。 10月25日,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太白村村民在晾晒柿子。金秋时节,被称为“柿子之乡”的富平县柿子成熟,当地农民忙着柿子采摘、晾晒,制作柿饼,处处红火繁忙。 这是9月28日航拍的黑龙江省浓江农场大型农机收割水稻的场面。 这是11月3日拍摄的云南省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里的滇金丝猴。位于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保护工作有效推进,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数量不断增多。 (责任编辑: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