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学旅行,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如何保证研学旅行有序进行,不与校内教学时间冲突?《意见》明确,研学旅行一般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开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统筹安排,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明确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内容、行程等,并提前告知师生和家长。 为确保学生“研有所得”,《意见》要求各地充分利用、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要明确研学旅行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报告。各地可将中小学研学旅行编入校本教材,鼓励学校以研学旅行实践情况为参照,不断完善、优化活动方案,积极构建包括目标体系、操作体系、评价体系等在内的研学旅行校本课程体系。 为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我省将建设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研学旅行基地。例如,依托我省大熊猫栖息地、都江堰等资源,打造一批世界遗产研学旅行基地;依托泸定桥、彝海结盟地等红军长征线路及邓小平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等资源,打造一批红色教育研学旅行基地;依托金沙遗址、四川博物院等资源,打造一批文博研学旅行基地;依托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打造一批知名院校科技研学旅行基地。各基地要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研学旅行体验项目,推出文物研学典型、乡村研学典型、红色研学典型、科技研学典型等研学典型,提升研学旅行品质和内涵。 坚持安全优先和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对贫困学生减免费用 如何保障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安全?《意见》强调,研学旅行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探索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细节到位,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和安全保障专案(含保单信息和型、乡村研学典型、红色研学典型、科技研学典型等研学典型,提升研学旅行品质和内涵。 坚持安全优先和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对贫困学生减免费用 如何保障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安全?《意见》强调,研学旅行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探索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细节到位,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和安全保障专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 “学校负责科学合理制定方案,以安全优先规划出行线路和出行方式,选用具备合法营运资质的客运公司的交通工具,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时间等。”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还明确,研学旅行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开展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要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保障研学旅行可持续、常态化发展。这对家里有困难又想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是利好消息。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谈到,学校要合理测算研学旅行的费用开支(包括食宿、交通、门票等)预算并告知家长,家长在自愿前提下支持孩子参加活动并保证经费,学校不得从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中盈利,相关费用可纳入学校代收费项目。 (责任编辑:梁丽) |